医工互联
标题:
医用内窥镜的起源是哪里?又是怎么发展的?
[打印本页]
作者:
Struggle
时间:
2022-11-12 13:43
标题:
医用内窥镜的起源是哪里?又是怎么发展的?
内窥镜是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也标志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水平。那这种减少了医生手术中遇到的问题和减轻了病人痛苦的精密仪器又是怎么被人类发现并制造出来的呢?
世界上第一个 内窥镜是1853年 创制的。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由头端、弯曲部、插入部、操作部、导光部组成。使用时先将内窥镜导光部接到配套的冷光源上,然后将插入部导入预检查的器官,控制操作部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病变。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腹腔内窥镜 最早的内窥镜被应用于直肠检查。医生在病人的肛门内插入一根硬管,借助于蜡烛的光亮,观察直肠的病变。这种方法所能获得的诊断资料有限,病人不但很痛苦,而且由于器械很硬,造成穿孔的危险很大。尽管有这些缺点,内窥镜检查一直在继续应用与发展,并逐渐设计出很多不同用途与不同类型的器械。
1855年,西班牙人卡赫萨发明了喉镜。德国人海曼·冯·海莫兹于1861年发明了眼底镜。
1878年,爱迪生发明了灯泡,特别是出现微型灯泡后,使内窥镜有了很大发展,临时安排的手术内窥也可达到非常精确的程度。
1878年德国泌尿科专家姆·尼兹创造了膀胱镜,用它可以检查膀胱内的某些病变。
1897年,德国人哥·基利安设想支气管镜。
1862年,德国人斯莫尔创造了食道镜。
1903年,美国人凯利创制了直肠镜,但是到1930年后才开始普遍使用。
1913年,瑞典人雅各布斯改革了胸膜镜检查法。
1922年,美国人欣德勒创立了胃镜检查法。
1928年,德国人卡尔克创立了腹镜检查法。
1936年,美国人斯卡夫进行了脑室镜检试验,直到1962年,才由德国人古奥和弗累斯梯尔创立了脑室镜检法。从此形成一整套镜检法系列。
1963年,日本开始生产纤维内窥镜,
1964年研制成功纤维内窥镜的活检装置,这种取活检的特别活检钳能够有合适的病理取材而且危险小。
1965年,纤维结肠镜制成,扩大了对于下消化道疾病的检查范围。
1967年开始研究放大纤维内窥镜以观察微细病变。光纤内窥镜还可以用来做体内化验,如测量体内温度、压力、移位、光谱吸收以及其他数据。
1973年,激光技术应用于内窥镜的治疗上,并逐渐成为经内窥镜治疗有消化道出血的手段之一。
1981年,内窥镜超声波技术研制成功,这种把先进的超声波技术与内窥镜结合在一起的新发展,大大增加了对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可惜,我们没有找到软镜的生产过程,我们还只能看看硬管式内窥镜的制作,下面这个视频是德国KARL STORZ公司的内窥镜制造过程:
在现时代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硬管式内镜,更有了光学纤维(软管式)内镜和电子内镜。大大方便了术者对病人疾病的检查范围,更好的判断病理和观察病变。
硬管式内镜大家基本都了解了,那纤维内窥镜(软管式)和电子内窥镜你们又知道多少呢?
①纤维内窥镜
纤维内窥镜系统由内窥镜镜体和冷光源两部分组成,镜体内有两条光导纤维束: 一条叫光束,它是用来将冷光源产生的光线传导到被观测的物体表面,将被观测物表面照亮;另一条叫像束,它是把数万根直径在1微米以下的光导纤维按一行一行顺序排列成一束,一端对准目镜,另一端通过物镜片对准被观测物表面,医生通过目镜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脏器表面的情况,便于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情。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留,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传导图像的纤维束构成了纤维内镜的核心部分,它由数万根极细的玻璃纤维组成,根据光学的全反射原理,所有玻璃纤维外面必须再被覆一层折射率较低的膜,以保证所有内芯纤维传导的光线都能发生全反射。单根纤维的传递只能产生一个光点,要想看到图像,就必须把大量的纤维集成束,要想把图像传递到另一端也成同样的图像,就必须使每一根纤维在其两端所排列的位置相同,称为导像束。纤维内窥镜通常有两个玻璃纤维管,光通过其中之一进入体内,医生通过另一个管或通过一个摄像机来进行观察。1981年,内窥镜超声波技术研制成功,这种把先进的超声波技术与内窥镜结合在一起的新发展,大大增加了对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有此手术可以用内窥镜和激光来做,内窥镜的光导纤维能输送激光束,烧灼赘生物或肿瘤,封闭出血的血管。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纤维内窥镜
②电子内窥镜
随着电子学和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与80年代出现了电子内窥镜,这样便不再以光纤传像,而代之以光敏集成电路摄像系统,主要所能显示的不但影像质量好,光亮度强,而且图像大,可以检查出更细小的病变,而且电子内窥镜的外径更细,图像更加清晰和直观,操作方便。有些内窥镜甚至还有微型集成电路传感器,将所观察到的信息反馈给计算机。它不但能获得组织器官形态学的诊断信息,而且也能对组织器官各种生理机能进行测定。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电子内窥镜 医用内窥镜在不同的时期都促进了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今后随着电子技术及其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其技术会有更广更深的发展。
它非但能完成当今所完成的任何一项工作,还会加用特殊光谱的 CCD 提供新的诊疗图像信息,还可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病变组织的特殊图像,并能用图像分析技术实现对病变的定量分析和定量诊断,还可通过电讯手段进行远程会诊。
多功能的电子内镜已经问世,它不但能获得组织器官形态学的诊断信息,而且也能对组织器官各种生理机能进行测定。
医用内窥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相信明天会做出更辉煌的贡献。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来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352099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光临 医工互联 (https://www.yigongh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