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演化进步过程中,人类是从感应感知逐渐进步到思辨阶段,成为智性动物,人类对事件的认识也是要经过这个过程的,但人类的感应或感知是有缺陷的,就拿视觉来说,人类只能感应到的是紫外与红外线之间区间的光波,听觉也一样,所以感应或看到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眼见为虚,不是眼见为实。医师都知道,病理是许多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所谓病理,就是从患者的病变部位中取出一小块组织,进行切片制作后,直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变部位病理变化并做出病理诊断的一种诊断方法。毫无疑问,这一定是诊断疾病的最直接证据。然而,即使是全球医学界公认的疾病诊断金标准,也有它无奈之处。
例如,我们看到患者长了一个肿块,但你能下结论是肿瘤吗?是恶性还是良性?当然不能,还要借助病理学在细微镜下观察,甚至免疫组织化学或基因等实验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临床医师直接观察患者的变化非常重要,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观察到的现象不是疾病真实的全貌,要有眼见为虚的思维,才会去追问,才需要做一些临床试验或研究,才发展了辅助检查与检验,甚至沟通,了解患者对疾病深层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了解患者表现出来现象的本质。
欢迎光临 医工互联 (https://www.yigongh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