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铃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急诊科那边传来焦急的声音:“有一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需要紧急处理,马上要收到心内科住院。我科医护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护士紧锣密鼓的铺床,上氧气,准备多功能监护仪监护及急救药品。随着平车声音的到来,病人入住心内科抢救室,值班医生详细查体,并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治疗方案可以选择溶栓或者PCI手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家属经商议后决定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经过我院心内科一系列的抢救,患者病情平稳后救护车开始转运,路程大概一小时,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继续给予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护士坐在病人旁边,一边安慰病人,一边记录心率、血压、血氧的变化。因为患者病情较重,救护车争分夺秒、飞速前进。经过环形公路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监护仪突然从救护车台面上坠落,砸到了病人的头上,导致患者头皮裂伤、出血,医生立即给予纱布包扎、紧急止血。转运到所在三甲医院时,根据患者病情,必须做头颅CT,请五官科医师会诊,行伤口清创缝合。整个过程耗费了两个小时,耽误了PCI时间。好在患者经过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后于上级医院成功进行了PCI手术。
多功能监护仪能动态反映病人心率、血压及血氧的变化,协助诊断治疗,是危重病人的守护神,是医院内各科室都离不开的仪器。但在病人转运过程中,不仅仅是监护仪,其他任何容易引起事故的危险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车辆故障、道路交通障碍、医疗用品准备不充足等影响抢救治疗。救护车内部,比如坐垫、车厢内壁、氧气袋、担架等消毒不严格,造成细菌超标,致患者感染或者交叉感染等等。
经过我院科室人员、救护车司机及后勤人员共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在救护车台面上用一个金属柜固定监护仪、除颤仪,这样无论车辆多么颠簸,这些仪器也能“稳坐江山”了。有效的避免了类似事情的发生。另外,我们对救护车内部及司机室均严格消毒、准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医疗垃圾分类管理,确保各个方面的安全。无论何时,我们都将坚持“医者仁心”,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作者: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淑红
来源:护理人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微信联系:chenxi201602
投稿爆料:huliren@vip.126.com
合作共赢:加微信chenxi201602
2022医护执业/职称类考试宝典全新上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试用刷题
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GSQRQPQT0514CMK7.htm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